因此,一些学者提出了齿轮优选电流频率选取公式,经过几次改正,形成了下式:
f≈250/m2
式中f——电流频率,KHZ;
m——齿轮的模数。
表1 不同模数齿轮加热的优选频率
加热时间与齿轮模数也有密切关系,加热时间应尽可能接近下式。
T≈m2/4
式中T——加热时间,s;
m——齿的模数。
由此可见,单频感应加热无法满足齿轮模数的变化,加工不同模数齿轮时极不方便。而双频感应加热可以针对不同模数齿轮调整加热频率和功率,使用更加灵活方便。
双频感应加热设备,中频输出频率为10KHZ,高频输出频率为120~150KHZ,加热不同模数齿轮时,通过调整中频输出功率和高频输出功率的占比大小,来匹配齿轮模数的大小,高频输出功率随齿轮模数的增加而减小。基本满足小模数齿轮的表面热处理加工。
同时,使用ANSYS软件进行热仿,能够很好地匹配输出功率及频率。
不同热处理工艺比较
比较渗碳淬火、单频感应淬火和同步双频感应淬火三种常用的热处理工艺。
气体渗碳法是将工件放入密闭的渗碳炉内,使工件在920℃高温的渗碳气氛中渗碳,然后再进行淬火处理。渗碳淬火热处理时间相对较长,故其变形量相对较大,高频热处理,成本较高,且不适用于局部淬火,灵活性差。
图7 渗碳炉
单频感应淬火即为普通感应淬火,变形量小,加热效率高,适合局部淬火,但对于表面凹凸的仿形工件,加热不均匀,无法得到均匀的硬化层。
图8 齿轮单频淬火
图9 齿轮双频加热
同步双频感应淬火是在工件表面同时感应双频涡流,高频热处理炉,加热到淬火温度,然后急速冷却,获得所需性能。同步双频适用范围比单频淬火更广,变形量小,加热时间极短,生产效率高,适合局部淬火和仿形淬火,适合批量化、流水化作业。
国外公司试验参数
试验齿轮为圆柱齿轮m=2,高频淬火热处理,Z=36,全齿高4.7mm,齿宽20mm。
表2 齿轮三种不同的试验工艺参数
单频率感应加热的困惑
众所周知,与其他传统的热处理方式相比,感应加热淬火具有工件表面硬度高、脆性低、疲劳强度高、工件表面质量好(不易氧化脱碳)、变形小,以及加热温度、淬硬层深度等参数容易控制等特点。然而对于类似齿轮这样具有凹凸表面的结构的工件而言,高频热处理(淬火),常规的单频感应加热技术就无法实现令人满意的处理效果。由于齿轮存在凸面和凹面,采用高频感应加热进行齿轮表面淬火(见下图),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热量迅速传导,齿顶得到完全硬化,但是齿根硬化不足。此外,这种处理方法还容易在齿根面上增加残留应力,导致断裂发生。
您好,欢迎莅临青岛天润高周波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